你的蜂蜜,結晶了嗎? 觀看更多
你的蜂蜜,結晶了嗎?

2020年新收的「龍眼蜜」,跟往年特別不一樣 -「容易結晶」在濃郁香甜的風味中,居然多了未曾有過的絢麗清雅,冷藏結晶後,富有奇趣的細緻口感更是難得一見~而為什麼以往「不容易結晶」的龍眼蜜,今年卻大不同了呢?花蜜成分大解析花朵裡的花蜜,組成成份有水、多醣(澱粉與三糖棉子糖、四糖水蘇糖..等多聚糖)、雙醣(蔗糖)、單醣(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醣類,還有胺基酸、蛋白質、無機質、脂類、酚類、生物鹼、萜類甚至銅、鐵等礦物質成分,以及一些揮發性物質等,並有許多微生物(定殖菌與酵母菌)在其中,皆為植物與環境生化而來。▲小蜜蜂愛鑽進花朵裡,努力的採花蜜回巢蜂蜜的「原料」是花蜜由於花蜜的成分內含嚐的出甜味的雙醣(蔗糖)與單醣(果糖和葡萄糖),所以花蜜嘗起來才甜甜的,為蜂蜜的原料。花蜜成分隨蜜源植物種類而不同,環境、氣候、溫度等多種因素,都會影響花蜜所含醣類的相對比例,而各種不同的蜜源不同的花朵,在不同的開花階段,花蜜中所含的醣類比例、營養成份更有所不同。唯一不變的,就是小蜜蜂們都很愛吃又挑食,而且專門只挑最香甜的花蜜吃!小蜜蜂們出外採花,吃了甜甜的花蜜再帶回巢中釀造完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蜂蜜」了。而花蜜中的多種「醣類」的比例,就是蜂蜜「容不容易結晶」的關鍵喔!依花釀蜜,釀蜜化學大公開鮮採急運,專業分工蜂蜜(honey)是由工蜂採得之花蜜(nectar),返巢釀製而成。工蜂舐吸花蜜時,會先通過食道儲存蜜囊中,因一朵花中含蜜量極少,工蜂要採上千朵花,才能將蜜囊裝滿(約四十毫克)。此時的花蜜水分含量約40~80%,內含的「多醣、雙醣」類的含量占比都較「單醣」類為高,而這種低濃度的糖液相當容易發酵變質。因此,工蜂將花蜜帶回蜂巢後,並非直接把花蜜吐到蜂巢內,而是將花蜜由蜜囊中吐出並分給數隻內勤蜂,分完後又再出巢採蜜。混合口水,嗡嗡振翅內勤蜂收到花蜜後,會先將花蜜含在口中轉動,充分與唾液混合,一滴一滴將花蜜吐至巢房中,並不斷地來回吐出再吸入,以增加蜜滴的表面積,確保蜂巢內溫度高且通風良好,開始不斷的振翅搧風,促進花蜜迅速蒸散降低水分。此時,蜜蜂唾液中的酶(澱粉酶、蔗糖轉化酶、葡萄糖氧化酶),會將花蜜中的醣類(多醣、雙醣)水解轉化分解成果糖與大多量的葡萄糖(單醣)。• 多醣類經澱粉酶(diastase)轉化分解成麥芽糖,由麥芽糖酶(maltase)把麥牙糖分解為葡萄糖,也因此,蜂蜜中的澱粉酶活性(Schade unit)才為台灣蜂蜜的國家標準(CNS1305)之一。• 雙醣類經蔗糖轉化酶(invertase)將花蜜中的蔗糖轉化為 葡萄糖、果糖。• 葡萄糖氧化脢(glucose oxidase)將葡萄糖水解產生葡萄糖酸(gluconic acid)與過氧化氫,藉以殺滅微生物。▲內勤蜂將花蜜含在口中轉動,充分與唾液混合,吐至巢房中不斷吐出吸入,為釀蜜最重要的步驟釀製脫水,封蓋熟成花蜜釀為蜂蜜的過程中,花蜜中所含的多醣、雙醣都絕大部分會轉化水解為單醣(葡萄糖、果糖)。蜂蜜中果糖與葡萄糖等單醣類組成含量會提升至總體含量之60~80%,而以『葡萄糖』的相對比例提升幅度最大、最多。經蜜蜂不斷的振翅下,蜜中水分含量會減少至20%以下,天氣好時經三、四日便可將花蜜釀製成蜂蜜,內勤蜂就會用蠟將開口封住,就是大家熟知的完熟蜜、成熟蜜、封蓋蜜(ripened honey)了。▲蜜蜂不斷的振翅煽風,互相緊密依偎以提高巢房內的溫度,快速蒸發蜜中的水分▲封蓋與未封蓋的巢蜜,工蜂會將釀製好的蜂蜜封蓋保存,未封蓋為尚未儲滿或仍在釀製中蜂蜜易結晶 -「葡萄糖」含比高以往,眾多種類的國產蜂蜜中,「龍眼蜜」因天然果糖含量比例較高,表現出較不易結晶的特性;而大多數的蜂蜜如「荔枝蜜」、「百花蜜」、「咸豐草蜜」,尤其是「烏桕蜜」,因葡萄糖含量比例較高,就很容易衍生結晶現象。也就是說,蜂蜜中果糖、葡萄糖「相對比例」的差異,造成了蜂蜜的結晶現象。蜂蜜在冷氣房、冰箱「易結晶」葡萄糖在低溫及適宜的水分條件下容易結晶,蜂蜜中的雜質如小顆粒、花粉或氣泡等可作為晶核,葡萄糖分子則附著於晶核上規律排列,最後自蜂蜜中析出形成結晶體,而結晶體的粗細度,會因為蜜源植物、區域、氣候及採收時段而有不同的差異,而蜂蜜結晶並不能做為品質優劣的依據。所以,蜂蜜中「葡萄糖」的相對比例越高,低溫儲存時就更容易結成顆粒狀結晶體,也因此,大多數的蜂蜜都『很容易結晶』。▲容易結晶的烏桕蜜,結晶如白雪般細緻入口即化,棉花糖般的清甜香氣深受大眾喜愛不易結晶的蜂蜜 -「果糖」含比高不易結晶的花蜜,臺灣較具代表性的是 龍眼蜂蜜、蔓澤蘭蜜 二種。花蜜在小蜜蜂採集前,花朵本身自然分泌出的『果糖』比例多寡,就是蜂蜜『不易結晶』的關鍵因素,而蜜源植物 - 龍眼開花時的花蜜,便是少數「天然果糖」含量相當高的花蜜。天然龍眼蜜 - 不易結晶台灣龍眼的品種,目前主要以中熟採收的粉殼品種為大宗,佔栽培面積80%以上,主要集中在臺中以南縣市,花性為雄花、偏雄花及雌花(偏雌花,為雄蕊退化,盛花期時雌花率約10~30%),各種性型的花都有蜜腺,而以雌花的蜜腺蜜量最多,泌蜜時喜歡溫度高(26度以上)、濕度大的環境,屬於「高溫流蜜」的蜜源植物。由於龍眼的花蜜中天然果糖含量較高,所以在正常氣候與流蜜花期下,蜜蜂們完熟釀造的「龍眼蜂蜜」,會因『天然果糖』含量比例相對較高,就擁有較不易結晶的特性。▲天然果糖含量高的蜂蜜,就算冷凍也是呈現偏硬稠黏型態,不易產生結晶氣候不美麗,難得一遇「易結晶龍眼蜜」今年(2020年)氣候異常,龍眼花期提早兩週,又碰到下雨落花,開花狀況甚不理想外。三四月時更受低溫干擾,日間不到26度,盛花期的流蜜點恰好處於異常的「低溫流蜜」狀態。除採蜜時間、次數拉長外,加上採蜜期適逢幾場大雨,花蜜被雨水稀釋,蜜蜂採回來的花蜜含水量大,在蜂箱裡由蜂群乾燥、釀造後更嚴重縮水,產量出奇的少,只剩以往的兩三成。特殊「低溫流蜜」龍眼蜜特別早的花期、特殊的氣候,不同以往的低溫流蜜,讓龍眼花蜜中天然果糖的含量特別低,在小蜜蜂們的釀造下,葡萄糖比例相對提高後,造就了今年的龍眼蜜跟以往的特別不一樣-『特別容易結晶』。▲蜜蜂於龍眼花上吸舔花蜜,龍眼花本為高溫流蜜,2020年呈現異常低溫流蜜,讓今年的龍眼蜂蜜「特別容易結晶」濃郁馥麗中,增添一口細緻奇趣大多數的蜂蜜都會結晶,常見的荔枝蜜、冬蜜、烏桕蜜、百花蜜等,更因冷藏結晶後的奇趣口感與清雅風味, 長年深受眾多愛好者所推崇,那綿密香甜又爽雅的一口,真的是讓人回味無窮!2020新龍眼蜜 - 絢麗清雅2020年新收「易結晶龍眼蜜」實屬難得一見,少了一分厚重的甜,卻多了往年未曾有過的絢麗清雅。冷藏後的結晶富細緻層次,入口即化口感豐腴,為我們生產蜂蜜多年來,少見的風味逸品。今年新收的蜂蜜已經上市,請各位好朋友不要錯過唷~!

蜂蜜真的能止咳嗎? 來看看中醫怎麼說 觀看更多
蜂蜜真的能止咳嗎? 來看看中醫...

許多人都聽過吃蜂蜜可以止咳的說法,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鄒曉玲表示,『蜂蜜的確有潤肺止咳的效果』,是真的喔~!鄒曉玲指出,古代的調味品沒有糖,古人多以蜂蜜代替。蜂蜜性味甘平、質地溫潤,具有補中益氣、養液安神、潤肺的功效;可以治療並改善大便乾硬燥結、乾咳久嗽、皮膚乾燥無光澤等症狀。而「蜂蜜可以止咳」和「甜食容易生痰」的說法看起來互相矛盾;但其實都沒有錯,只是適用的條件不同。現今有許多含化學添加物與香料的糖果、餅乾,這類零食容易生痰,也容易生火。平時消化功能不佳、或因胃食道逆流引發咳嗽的人,常在吃甜食後咳嗽頻率明顯增高。而「蜂蜜止咳」的功效是針對沒有痰的「燥咳」,也就是喉頭乾燥導致咽喉刺激感、咽癢乾咳。此時質地溫潤的蜂蜜,就可以發揮潤肺止咳的效果。蜂蜜可以和川貝、雪梨一同燉煮,效果更佳;但咳嗽多痰的情況,就有可能是感冒、鼻水倒流或其他症狀,若有久咳不癒的困擾時,食用蜂蜜就沒有效果嚕唷,這時建議就醫找到病因對症治療,不建議一直吃蜂蜜唷!<許多人都聽過吃蜂蜜可以止咳的說法,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鄒曉玲(圖)指出,若是沒有痰的乾咳,蜂蜜的確有潤肺止咳的效果;但咳嗽多痰時,就不適宜食用蜂蜜。(奇美醫學中心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傳真 106年4月6日(轉自中央社新聞)> 有關醫用蜂蜜之記述,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公元前2-1世紀),將蜂蜜列為上品,指出「白蜜 味甘平。主治心腹邪氣,諸驚癇痓,安五藏諸不足,益氣補中,止痛解毒,除眾病,和百藥。久服強志輕身,不饑不老,延年神仙。」明代大藥學家李時珍(公元1518-1593年)著《本草綱目》第39卷收載蜂蜜詞條,並對蜂蜜醫治疾病功效作一精湛概括 : 「其入藥之功有五 ,清熱也,補中也,解毒也,潤燥也,止痛也。生則性涼,故能清熱;熱則性溫,故能補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濡澤,故能潤燥;緩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瘡瘍之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調和百藥,與甘草同功」。而本草綱目中更轉錄了南北朝百歲名醫甄權的《藥性論》有關蜂蜜神奇的功效 :『薑汁同蜜各一合,水和頓服,面如花紅』,古老的神醫告訴你,冬天喝蜂蜜除了能止乾咳,只要一點點的薑汁加上蜂蜜,每餐後喝一點,就可以讓你的小臉蛋變成一朵小花兒唷~!

台灣主要粉源植物 觀看更多
台灣主要粉源植物

主要粉源植物.................................................................................................................................................................主要粉源植物是指花粉量多,花粉品質優良,可生產大量商品蜂花粉的植物而言。一、茶(Camellia sinensis O.Kuntze)別        稱: 茶樹、茗、Tea Plant(英)科        屬: 山茶(Theaceae) 山茶屬 (Camellia)形        態:常綠灌木或小喬木,以採茶葉經濟栽培者,樹高多在 0.6~1 公尺間, 放任生長則                     可達 3~7 公尺,幼枝有細柔毛。 單葉,互生,葉片薄革質,橢圓狀披針形至倒卵                     狀披針形,長 3~10 公分,寬 2~4 公分,急尖或鈍,緣具細鋸齒。聚繖花序,有花                     1~4 朵,花白色,微香,花梗長 0.6~1 公分,萼片 5~6 枚,宿存花瓣 7~ 8 枚雌蕊                     多數,外層花絲細而長,110~340 枚,內層花絲單體分離,短而整齊,14 ~21 枚                     、雌蕊子房3室,花柱頂端 3 裂。蒴果,圓球形,有宿存花萼;種子近球形,棕褐                     色。養蜂利用 : 為台灣主要蜂花粉之一,種植面積為 19,342 公頃 (91 年) ,以南投縣、北縣、新                    竹縣最多。開花期 9~12 月, 10 月下旬到 11 月中旬為盛花期,一般早晨開花 ,                    中午達到最高峰,開花適溫 16~25 ℃,相對濕度 60~70 度最適宜。二、羅氏鹽膚木(Rhus chinensis Mill var. roxburghii (DC.) Rehd.)別        稱: 埔鹽、五倍子樹、山鹽青、Roxburgh Sumac(英) 科        屬: 漆樹科(Anacardiaceae) 漆樹屬(Rhus) 形        態: 多年生落葉喬木,高 5~10 公尺,小枝、葉軸及花序均被毛 。奇數羽狀複葉,互                      生,小葉 9~11枚,對生,無柄,卵狀披針形,長 10~15 公分,寬 3~5 公分,鋸                      齒緣。圓錐花序 5 朵生,花小,黃白色,雜性。核果扁球形,橫徑約 0.5~0.6 公                      分,熟時桔紅色,具灰白色短梨毛。 養蜂利用:為市場上最受歡迎之蜂花粉,分布全島山麓地帶,開花期 8~10 月,花粉桔黃至                     桔紅色,數量多,生長高山的先開,低山的後開,老樹先開,幼樹後開,花序頂                     部先開,基部的後開,群體花期 25~30 天。參考文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台灣的蜜源植物。上網日期:2011年7月5日,檢自http://mdares.coa.gov.tw/view.php?catid=85。

台灣的重要輔助蜜粉源植物 觀看更多
台灣的重要輔助蜜粉源植物

重要輔助蜜粉源植物.................................................................................................................................................輔助蜜粉源植物,有時亦簡稱輔助蜜源植物,是指具有一定數量,能分泌花蜜,產生花粉,蜜蜂採集供維持生活和繁殖之用的植物而言,在台灣種類不少,僅舉例說明如下:一、烏木臼 (Sapium sebiferum ( L.) Roxb)別         稱: 瓊仔、棬子、木椊、Chinese Tallow-tree (英)科         屬: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烏木臼屬 (Sapium)養蜂利用: 多年生落葉喬木,分佈於低海拔山區,偶見道路兩旁栽植供觀賞。開花期 5~ 7                   月,花期約 30 天,烏木臼花數多,雄花粉多於蜜,雌花蜜多於粉,雌雄花交替                   開放,蜜、粉均豐富,泌蜜以 25~30℃ 時最多。二、山木臼(Sapium discolor (Champ.) Muell-Arg.)別        稱: 山烏木臼、白木臼、野烏木臼、山柳、冇栱、Taiwan Sapium (英)科        屬: 大戟 ( Euphorbiaceae ) 烏木臼屬 ( Sapiam )養蜂利用: 為多年生常綠喬木,台灣全島低海拔山區分佈多。開花期 5~7 月。山木臼泌蜜                   豐富,蜜蜂從上午 9 時開始採蜜,11 時達高峰,蜜量多時,亦可採蜜,惟因含                   水率較多,須濃縮始能長久貯存。三、柑桔類(Citrus spp. )科         屬: 芸香科 ( Rutaceae )  柑桔屬 ( Citrus )養蜂利用: 為多年生常綠喬木或小喬木,台灣主要有:椪柑、柳橙、桶柑、文旦柚、溫州                    蜜柑和金柑等種,椪柑以嘉義縣、台中縣、苗栗縣最多,桶柑以台北縣、新竹                    縣、台中縣最多,文旦柚以花蓮縣、台南縣、苗栗縣最多;柳橙以台南縣、雲                    林縣、嘉義縣最多; 金柑栽培面積較小,多分佈在於宜蘭縣。開花期 3~5 月,                    金柑開花次數較多,通常以 8~9 月間泌蜜量較多,部分地區可採商品蜜。四、玉米 ( Zea mays L. )科         屬: 禾本科 ( Gramineae ) 玉米屬 ( Zea )養蜂利用: 一年生草本,為台灣主要雜糧作物之一,可分為飼料及食用玉米二種,以台南、                   雲林、嘉義栽培最多,雄花自莖頂抽出長穗,花粉豐富,黃色,蜜蜂早晨採集,                   有晨霧時採集量多,上午九時以後,花粉被晒乾,蜜蜂不易採集。五、高梁 ( Sorghum bicolor Moench. )科        屬: 禾本科 ( Gramineae ) 高梁屬 ( Sorghum )養蜂利用: 一年生草本,喜高溫而耐乾旱,花穗頂生,花數眾多而密集,花粉淡黃色,量                    多,以嘉義、台南栽培最多,在早晨濕氣重時蜜蜂喜歡前往採集。六、水稻 ( Oryza sativa L. )科         屬: 禾本科 ( Gramineae ) 稻屬 ( Oryza )養蜂利用: 一年生草本,台灣各地均有栽種,分為春作及秋作,分別 3~5 月及 8~10 月間                   開花,圓錐花序,每小穗有一朵花,因栽培面積大,且花數量龐大,花粉細小                   量也多,在風大的地區蜜蜂不易採集。七、瓜類科        屬: 葫蘆科 ( Cucurbitaceae )養蜂利用: 一年生蔓性草本,台灣主要栽培種類有西瓜 (大、小、無子)、胡瓜、絲瓜、苦                   瓜、洋香瓜、南瓜、冬瓜等,除洋香瓜類雌雄同花外,均為雌雄異花,雄花花                   粉量甚多,雌花含花蜜較多,栽培遍及台灣各地,有些種類使用農藥十分普遍                    ,要預防蜜蜂中毒。八、小花蔓澤蘭 ( Mikania micrantha H.B.K. )科         屬: 菊科 ( Asteraceae ) 蔓澤蘭屬 ( Mikania )養蜂利 用: 一年生籐類草本,分佈於中南部低海拔山區,攀附在林木上,花朵小,白色,                     數量多,於 10~11 月間開花,粉蜜含量均豐富,花粉白色,有苦味,蜜為淺                     琥珀色,略帶青草味,不易結晶,可採收商品蜜。參考文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台灣的蜜源植物。上網日期:2011年7月5日,檢自http://mdares.coa.gov.tw/view.php?catid=85。

採蜜與釀蜜 觀看更多
採蜜與釀蜜

蜂蜜 (honey) 是工蜂由植物採得之花蜜 (nectar) ,返巢釀製而成。植物分泌花蜜的腺體稱為蜜腺,大多在花朵內、雌蕊基部,亦有在花中其他部位,甚至有在花朵外如葉柄、葉片上者。蜜蜂用口吻舐吸花蜜,採完一朵再採鄰近的一朵,由於花中含花蜜甚少,故蜜蜂完成一次採蜜任務需訪採成百上千朵花,才能將蜜囊裝滿 (約四十毫克) ,因花蜜多藏於花深處,蜜蜂不用口吻探索是無法知道究竟花中有無花蜜,但如該花剛被其他蜜蜂採過,花上尚遺留前隻蜜蜂的氣味可資辨識時,以免枉費工夫。         花蜜與蜂蜜的主成分皆為醣和水 ,但前者之醣為蔗糖,含水分 60~80 %,後者則是含葡萄糖和果糖,水分僅 20 % 以下,故由花蜜釀製成蜂蜜需經過二種變化:第一為化學變化,由蔗糖 (多醣) 轉換成為葡萄糖和果糖 (單醣)。第二為物理變化蒸散水分,從原來含水分 60~80% 減少至含水分 20% 以下。        採蜜回巢之工蜂,並非直接將花蜜注入巢房中,而是將之分交給數隻內勤蜂,分配完畢後又再度出巢,從事相同的採蜜工作。內勤蜂接受花蜜後,找一適宜位置進行釀蜜工作,利用口器使蜜在口中轉動,充分與唾液混合,唾液中含有轉化酵素 (invertase) ,便開始轉化蔗糖,然後再一滴一滴將花蜜吐至巢房內,巢內溫度高且通風良好,促使水分迅速蒸發,經三、四日便將花蜜釀製成蜂蜜,已達完全成熟之蜜 (ripened honey) ,工蜂會用蠟將開口封住。採集花粉       花粉是蜜蜂幼蟲發育所不可缺少的食物,亦為主要蛋白質之來源,工蜂若缺乏花粉無法分泌蜂毒及蜂王乳,蜂王如缺花粉產卵便顯著減少,所以蜂群對花粉之需要甚為殷切,每箱每年約消耗五十公斤 ( 按蜂群大小及養蜂方式而有差異 ) 。       蜜蜂飛至花上,在雄蕊間迅速活動,用足或口器將花粉搗鬆,附在全身之毛上,然後以足刷下並傳遞集中於後足的花粉籃內攜返巢中。頭部及前翅上所附之花粉,由第一對足刷下,中後胸之花粉則由中足刷下,中足並接受前足所集中之花粉,而轉運至後足,腹部花粉則由後足自行刷下。採粉回巢之蜜蜂先把後足伸入巢房內,再用中足之距將花粉團剷落在巢房裡,又再度出外工作,以後之工作則由內勤蜂擔任 ,首先用口器 ( 大顎 ) 將花粉團搗碎,吐出蜜及唾液相混合調配而成蜂糧。 參考文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採蜜與釀蜜。上網日期:2011年7月5日,檢自http://mdares.coa.gov.tw/view.php?catid=85。

花粉的成分與營養 觀看更多
花粉的成分與營養

花粉的化學成分相當複雜,因植物種類不同而差異頗大,整體而言,蜂花粉平均約含 24% 蛋白質,27% 醣類 ( 果糖和葡萄糖 ) ,5% 脂質及維生素、礦物質、醣類、核酸及某些目前尚未探明且對人體有益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質。蛋白質中有一半以上以游離氨基酸的形式存在。所含 20 餘種氨基酸,其中有 7 種為生命必需的氨基酸,乾燥花粉含有 10~13%  的氨基酸,相當於牛肉、雞蛋的 7 倍;醣類主要是果糖和葡萄糖,極易為人體吸收利用;脂質含量低,以植物性油脂為主;維生素類含多種,以維生素B群最豐富,也括 B1、B2、B6、泛酸、葉酸、菸鹼酸等,維生素 C 和 P 含量亦多及少量的維生素 D、E及微量的生物素、膽鹼和肌醇等,不過維生素 C 會隨貯存時間而遞減;礦物質依序為鉀、鈣、鎂、鐵、鋅、錳、銅及少量的微量元素如硒、鈷、鉬等;醣類有過氧化氫、澱粉、蔗糖 、輔等。         一般而言,花粉具高蛋白、低脂肪、低鈉,含高量鈣、鎂、鐵及人體所需各種礦物成分及豐富的 維生素 B 群,可說是植物精華的濃縮物,每小粒的花粉卻像個微型的「營養寶庫」,被視為寶貴的天然保健食品,此外有些種類的花粉含有多量的特殊成分如:百合和黃槐的花粉含高量胡蘿蔔素 (carotene) ;蕎麥、柑桔花粉含高量的芸香甘 (維生素 P),及某些種類如榆樹、三葉草、苜蓿等黃酮類化合物 (flavone) 含量很高 (1398~2549mg/100g) ,有預防心臟血管疾病之效果。參考文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蜂產品之檢驗與分級。上網日期:2011年7月5日,檢自http://mdares.coa.gov.tw/view.php?catid=1813。

花粉之價值與食用方法 觀看更多
花粉之價值與食用方法

花粉作為營養食品,早為人類所利用,在古代希臘、埃及和波斯已被利用,又近代歐美國家更普遍利用,中國是食用花粉最早國家之一, 2000 多年前《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香蒲花粉和柳花粉入藥,又公元 659 年編撰的中國藥典  《新修本草》 介紹用酒送服松花粉健身療病。近代研究證明,花粉能提供人體各種所需的營養要素,為機體組織細胞的生長及修護提供豐富的原料,同時花粉中所含生物活性物質對機體的生理功能均有調節作用。       中國大陸運動員均被推薦長期服食花粉作為營養補給品,對增強體力、耐力、恢復疲勞等,有顯著效果。花粉含有人體最需要的氨基酸、醣類、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這表明花粉具有青春永駐、延年益壽是有根據的。近代日本花粉學者岩波洋造博士說:「花粉的營養價值,超過該植物的根、莖、葉、細胞的多倍,任何食物的營養價值均不及花粉高,比牛奶、雞蛋高出 7~8 倍」,這正是近代對花粉營養保健價值的評價。        台灣的花粉種類很多,普遍常見有茶花、蒲鹽花 (鹽膚木) 、油菜花、玉米花、百花 (多種混合) 等花粉,每種花粉都具有香味,且稍帶甜味,顏色有黃褐色、黃色、淡黃色等,通常花粉可加入溫或涼開水、果汁、紅茶等飲用,如加入蜂蜜混合飲用,其效果更佳,對恢復疲勞更有幫助。一般用量為每日15~25 公克,兒童酌減,因是保健食品,須連續食用或久服,方能顯現效果。乾燥花粉泡溫開水不易溶解,必須充分攪拌,待溶散後飲用。        市售的花粉有直接乾燥的團粒狀花粉 (花粉原粒) 及加工製成膠囊、錠粒狀、隨身小包裝等。由於花粉內含有部分的花蜜及各種營養物質極易吸濕和生長黴菌而變質,大瓶裝的花粉原粒在開瓶使用後應放入冰箱冷藏以保鮮,如長時間放置,則放冷凍室,以免變質或成分被破壞。參考文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蜂產品之檢驗與分級。上網日期:2011年7月5日,檢自http://mdares.coa.gov.tw/view.php?catid=1813。

蜂蜜的生產與採收 觀看更多
蜂蜜的生產與採收

每年春暖花開,正是蜜蜂採蜜季節,本省最主要蜜源植物為荔枝與龍眼,其次為柑桔、烏臼、蒲姜等,荔枝開花在南部於三月上旬,中北部蜂農擁往採集,首期蜂蜜呈現淺黃色,也很濃厚,可能摻留冬期所留下的糖漿,及至中旬即可採收純正荔枝蜜,亦為淺黃色,此種純荔枝蜜,若遇低溫或寒流鋒面掃過,可能立即表現結晶現象,結晶之蜜對蜂農而言,最感麻煩,以其銷售不易,被認為是餵糖的假蜜;在分裝上不易處理,購買者亦感不便,讓蜂農感到無限困擾,蠆售荔枝蜜,價格不及龍眼蜜的一半,解決結晶問題刻不容緩。        三月中旬以後,南部龍眼花開始綻放,如在荔枝、龍眼一交錯花期在中部地區可延至四月中旬,造成省產蜂蜜有極高比例的結晶傾向。        由於四月是省養蜂最重要的採蜜月份,當月的溫度、濕度、雨量及風力等氣象因素,無不影響蜂蜜的產量與品質。而四月正是氣候最不穩定的月份,氣候的晴雨變化,表現蜂農的臉上。        多雨又潮濕的氣候,迫使蜂農只要遇到蜜就採收,不能等到蜂蜜成熟才收成。通常蜜脾上封蓋的巢房超過三分之二才算成熟,蜂蜜的濃度很高,水分含量低於 20 % 。不成熟的蜂蜜很稀淡,宛如流水,水分有時竟高達 28%。        我們推薦繼箱式飼養,因為單箱式採蜜,每次採蜜都破壞原蜂群穩定的結構,連同幼蟲、蛹片採收時,迅速的離心力,很有可能傷及軟弱的幼蟲及蛹,將來的成蜂既己受傷,即無採蜜能力,如遇較長流蜜期,由於缺乏後來的採蜜蜂,採蜜量勢必強烈銳減,損失不貲。繼箱的優點在於採蜜時,蜂群所受干擾減至最低,由於蜜蜂有往上貯蜜的習性,採收繼箱內蜂蜜,相當純淨,幼蟲及蛹留於底箱內,絲亳不受干擾,也無任何損傷,可以陸續羽化為成蜂,源源不斷補充採蜜蜂,投入採蜜行列,增加產蜜量。未來蜂農平均年齡漸增,雇請採蜜工人日益困難;繼箱式採蜜,使養蜂者可以自行決定採蜜時間,逐箱帶回家慢慢搖蜜,對繼箱的額外投資,未來即可呈現其價值。        蜂蜜本身是一種高糖濃度的液體,經常出現過飽和狀態,成熟蜂蜜濃度極高,為高張性,各種細菌、徽菌均無法分裂生殖,因此成熟的純蜜就是最佳保鮮方法。        當蜂蜜內含水量超過18%時,耐糖性酵母菌即表現出裂解糖分的能力,省產蜂蜜含水量普遍偏高,採回之蜜不久即出現大量氣泡,肇因於酵母菌的發酵作用,產生二氧化碳及酒精。為保持蜂蜜免於變質,進行濃縮確有必要,本場業與廠商開發不同型式濃縮機,不久即可推介蜂農利用。        蜂蜜保鮮的另一方式為冷藏,將新鮮蜂蜜移入攝氏 5 度冷藏庫,即可保鮮多年,此一溫度下,蜂蜜的濃稠度大為提高,細菌、徽菌和酵母菌無法活動,不致影響蜂蜜成分,但額外的冷藏庫投資,或投資冷藏庫的資金較高,不易被蜂農所接納。參考文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蜂蜜的採收與保鮮。上網日期:2011年7月5日,檢自http://mdares.coa.gov.tw/view.php?catid=1002。